搜索

新闻中心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中科微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3-23 01:49:58   浏览: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中科微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2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偏离正常增长轨道,下游需求萎缩,对行业发展带来了多重超预期的挑战。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经济仍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也是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成效的初步体现,国内工业企业和社会零售规模持续扩张,同时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此外,技术创新不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智能物流装备不断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进。下游各行业企业对提升生产和系统效率、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的需求越发凸显,对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装备系统的重视和投入也在稳步提升,智能化分拣系统、智能化仓储系统等的建设持续。2022年,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暨以智能物流装备为主体,以智能视觉为主的工业传感器和包括伺服、驱动、电滚筒等在内的动力科技为两翼。在“一体两翼”的格局上,公司在产品层面不断丰富产品的系列化组合,深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加强核心部件和系统研发;在客户方面,公司在拓展了国内行业头部客户的同时,海外销售中心及客户覆盖了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积极应变,在过去的一年里实现了收入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1,489.59万元,同比增长4.76%;实现营业利润-15,175.68万元,同比降低149.27%;实现利润总额-15,410.13万元,同比降低149.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71.97万元,同比降低145.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076.11万元,同比降低180.65%。公司持续围绕“一体两翼”战略核心发力:智能物流装备系统方面,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传统优势领域的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矩阵,在进一步提升优化分拣系统效率、空间利用率等指标的同时,通过优化产品布局和丰富产业链合作伙伴资源,进一步拓展了成本下降空间;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了智能仓储系统方案,能够满足更多不同行业客户的仓储一体化需求。此外,公司不断通过自研技术突破核心部件关键技术,通过自研技术进行国产化替代,为客户降低综合方案成本的同时,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以相机为例,公司自主研制了基于8K线阵图像传感器的自适应调焦高速读码系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DOE)的三维体积测量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叠件自动识别等系统。以电滚筒为例,公司已经有效的解决了高功率密度及高效率电机、一体化传动、密封散热等技术难题,电动滚筒产品线已经实现了系列化布局,产品可应用于物流快递行业和智能仓储行业等。客户方面,公司持续巩固在快递分拣、电商等领域的优势地位,持续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同时在新能源等快速发展的行业取得了进展,拓展了行业的头部客户,在机器视觉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外投资方面,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成功完成了对江西绿萌、荧光磁业的投资,进一步将公司智能分拣领域的优势拓宽至农业领域,并完成在电机上游的永磁材料行业的布局。江西绿萌和荧光磁业均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各自领域拥有丰厚技术积累和行业领先的产品能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快递、电商、民航、食品、药品、家居、制造业等行业的广阔市场需求,聚焦输送分拣、智能仓储、重载机器人及智能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前沿,加大对技术、研发、人才的投入,致力于将公司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企业。中科微至为客户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自主研发及部分生产相机、分拣小车、动态称重、电滚筒等核心部件,实现了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全产业链的布局。中科微至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的公司。秉承“科技创新、匠心品质”的精神,中科微至引领行业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的交叉带、摆轮、窄带等分拣单机实现了从小件、大件到重载件的全面分拣;叠件分离、单件分离、居中机等配套单机实现了分拣流程的全自动化;堆垛机、穿梭车、重载机器人等仓储单机可实现仓配一体流程的全自动化。1)交叉带分拣系统,面向快递的小件包裹。运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视觉识别装置,可实现条形码/二维码信息的高速率读取,同时对条码污损、褶皱变形、倾斜、模糊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2)大件分拣系统,面向快递和快运的大件包裹。以摆轮式大件分拣系统为例,由动态称重设备、3D尺寸测量仪、高精度条码识别系统和分拣摆轮等核心部件组成,具有对于中大包裹的高速传送的能力支持。3)总集成式分拣系统,包括交叉带分拣系统、大件分拣系统、动态称重设备、输送设备、单件分离设备等多项产品组合的整体输送分拣系统,为客户提供集输送、去堆叠、排序、拉距、供包、数据采集、分拣、集包为一体的总集成式分拣系统。4)智能仓储系统,面向电商、食品、药品、家居、制造业等行业,产品包括堆垛机、穿梭车、重载机器人等仓储核心单机硬件,结合WCS、WMS等软件系统,可为客户实现仓配一体流程的全自动化。5)面向民航机场的行李分拣系统:同时提供面向国际性、区域性和地区性枢纽机场的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ICS行李处理系统、环形交叉带、窄带系统等。6)单机和核心部件:公司提供智能物流装备的单机和核心部件。单机包括分拣小车、动态称重、叠件分离、单件分离、居中机、摆轮等。核心部件则包括以智能视觉为主的工业传感器和包括伺服、驱动、电滚筒等在内的动力科技。核心部件以“一体两翼”战略中的“两翼”之工业传感器和动力科技的部件为主。其中,工业传感器的布局以机器视觉领域为主。机器视觉是与快递物流结合最为紧密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通过对图像的智能分析,使物流装备具有了强大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它如今深入到物流行业各场景中,成为智能物流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机器视觉在物流领域上的应用越来越深入自动化层面,深度学习算法现已在诸多应用场景中替代了传统算法。公司针对物流行业应用的开发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基于此,自主研制了基于8K线阵图像传感器的自适应调焦高速读码系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DOE)的三维体积测量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叠件自动识别等系统。动力科技的布局则包括伺服、电机、电滚筒等。以电滚筒为例,公司已经有效的解决了高功率密度及高效率电机、一体化传动、密封散热等技术难题,电动滚筒产品线已经实现了系列化产品可应用于物流快递行业和智能仓储行业等。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的变化。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情况如下: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采取定制化销售模式。直销模式下,公司销售团队直接参与中通半岛官网、顺丰、极兔等国内物流集团型企业的集中采购,以及其他智能物流装备集成供应商的采购,对其提出的各项需求进行快速、精准响应,同时派出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参加国内外各种行业展会,拓展海外市场。经销模式作为直销模式的补充,主要针对快递物流集团企业分散在各地区的网点加盟商,有助于公司扩大销售网络的覆盖范围。对于协商谈判获取的项目,客户向公司发送产品需求,随后公司会对项目进行项目立项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完毕后,公司核算并确定项目报价后反馈给客户,经过双方协商确定产品价格并签订合同。对于招标获取的项目,在获得项目信息后,公司组建包含销售、规划设计、软件、机械以及电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项目小组,从技术、商务、财务等角度研讨方案,形成投标书或报价单,最终由客户确定中标供应商。根据合同内容约定,当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公司主要采取及时维修的处理方式。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大规模产品退换货的情况,保持了良好的客户合作关系,不存在因产品质量问题终止合作的情况。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通常情况下,在获取客户订单后,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并通过对外采购或自主生产获得所需零部件,最终在项目现场完成安装和调试。公司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软、硬件协同设计、零部件生产和现场安装等步骤,具体如下: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参数设计,明确产品方向后进行产品立项,确定产品所需软件及硬件要求。公司的软件研发部负责完成PLC、WCS、核心算法的设计及研发,主要是基于现有软件体系上完成参数的修订和更改。硬件方面,机电系统研发中心、电气研发部等研发部门负责对核心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管理。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的参数,将设计完毕的软件录入至硬件中,进行小规模批量试产,试产品根据测试效果调整相应软硬件设计,试产品完成评估后半岛官网,公司进行批量生产。公司产品所需原材料主要分为机械类、电气类、钣金类等,核心原材料主要包括分拣小车、电滚筒、相机、供包机、摆轮分拣机、模组分拣机、动态称、单件分离、居中机等,其中,分拣小车、供包机、电滚筒、相机、摆轮分拣机、单件分离、居中机等核心原材料和下料口等定制件由公司自主开发设计。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图纸进行现场定位、画线工作,确定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安装位置确定后,公司将自产零部件和采购零部件运至项目现场,进行机械安装工作。机械安装完毕后由电气工程师、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进行设备电气调试、软件录入和调试工作。调试完成以后,进行现场试运行及项目自验工作,并且进行设备联合调试。设备联合调试结束之后,协调客户进行项目初验工作,初验完成后,进行一定时期的运行检测,检测通过之后客户进行终验。现场安装环节均由安装团队在客户指定的安装现场完成。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产品,使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分拣小车、供包机、电滚筒、伺服电机、钢平台以及皮带机等。公司根据以往销售以及未来订单情况,会确定采购范围和价格,并在年初与主要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如果供应商提供原材料为首次使用,公司将认定该方案为非成熟方案,同时公司会要求供应商生产样品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再通过小批量试用来确定原材料是否合格。公司在获得订单后,会根据采购内容采用询价和比价方式确定供应商,随后与供应商签订采购订单或合同。公司采购的伺服电机、滑触线、通讯元器件等为标准件,供应商会少量备货,以满足公司生产需求。对于定制件,公司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研发部提供的图纸,向供应商确定原材料的规格和价格。供应商在规定的交付时间,向指定地点运输原材料,同时公司工作人员在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付款。为持续研发新一代技术和产品,巩固并增强公司的技术优势,公司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微至研发,统筹各研发部门,合理的分配研发任务,下属研发部门包括智能系统实验室、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机电系统研发中心等。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需求确定研发方向,在项目立项后召开评审会,评审会期间会根据研发情况需要判断是否需要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发。公司所有涉及研发项目都需要经过阶段性评估,阶段性评估通过后进行评审和验收,最终开始生产样品。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属于智能物流装备领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34通用设备制造业”。根据2018年11月7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智能物流装备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和风险,还为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22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围绕制造业、物流业等重点行业深入发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打造包括机器视觉工业检验、机器人分流分拣、物料搬运、智能立体仓储等在内的重大智能场景。在物流领域,智能物流装备是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组织、实施物流活动的基础,也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效率升级的重要条件。智能物流装备是智慧供应链的实现前提,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商业配送环节。智能物流装备的落地可提高货物生产及流通效率,提升库存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实现生产的柔性化与个性化。具体来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和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占比越低代表着该国物流行业发展越成熟。2022年,我国仓储物流发展出现了较大不确定性和波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所提高。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4.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供应链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制造业领域,我国产业体量巨大,正处于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阶段,产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而智能物流装备是助力打造智慧供应链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灵活性。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达到829.9亿元,增速相对放缓,同比增长16.1%,主要受到2022年宏观环境和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快递快运的流通产生了一定限制等影响,部分制造业企业也面临市场不确定的影响,导致部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或建设计划推迟。与此同时,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则需求增长较快,对整体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2022年市场从需求端看,下游细分行业中新能源、快递快运、快消、医药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其中新能源领域增长最快。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加速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物流装备行业也正在由自动化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助力企业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联通,助力企业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供应链。在此背景下,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预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920.2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3%。未来快递快运、电商的发展预计将继续保持为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最大需求热点。同时,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将为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持续增长提供新动能。叠加政策层面和各行业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驱动,智能物流装备的市场需求预计将快速释放。智能物流装备系统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整合包括存储、传输、分拣、传感器等众多功能模块,且在硬件设备系统的基础上需要结合WCS、WMS等软件系统。因此对供应商的软硬件实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仅有少数头部企业具备了包括传感器、驱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等关键系统的自主研发、生产和系统集成的一体化能力。包括高精度、高速工业相机、高速条码识别设备、激光雷达等高端设备的国产化机会预计将逐步释放。在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时代,下游客户对智能化、柔性化的仓储物流方案需求强烈,因此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要求供应商对下游客户场内操作、货物流转的具体且复杂的应用场景有深刻的理解和案例积累。此外,对智能物流设备供应商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要求供应商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将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转化为符合设计条件的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充分发挥研发成果的经济效益。中科微至是国内智能物流分拣系统领域内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2年公司位于中国快递快运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解决方案提供商领域第一梯队,是中国最大的快递快运智能物流装备集成商。智能化发展是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发展关键趋势:当前,工业智能化已经成为各国制造业发展的共识和实现战略的关键抓手。借助工业互联网、AI、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物流装备在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进入智能时代,助力下游应用借助传感器、物联网、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和无人作业,从而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因此,智能化的趋势预计将持续为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动能。智能物流装备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快递、快运、电商、医药、汽车等行业的仓储物流需求旺盛,同时持续面对着物流成本高、管理效率较低、柔性不足等挑战,智能物流装备可以在满足企业仓储物流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应对挑战。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传统人力分拣效率约为每人每小时100-300件,且存在差错率高、效率上限低、平均单件分拣成本高等问题。而单层智能分拣的效率可以达到每小时超1万件,而多层智能分拣系统的效率甚至可达每小时超3万件,显著突破人类分拣的极限,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存储方面,传统堆叠和货架模式的堆高有限,因此难以有效率用纵向存储空间,借助立体库等高密度存储系统,存储空间可拓展3倍以上。未来,随着企业越发重视效率,智能物流装备的成本、效率优势进一步显现,渗透率预计将快速提升。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各国均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挑战,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和强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也快速发展,由此催生出了大量的智能物流装备需求。锂电池领域,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同比增长100%。其中,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480GWh;储能电池出货量130GWh。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此外,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在下游持续火热的市场需求带动下,产业链企业纷纷拓展产能,由此带动了对智能物流装备系统的需求。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到2027年,新能源行业的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可达514.9亿元。技术应用不断发展革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性的变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现有仓储、运输、配送等作业的模式。以机器视觉、大数据、深度学习等为基础的智能仓储相关的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为物流行业的信息识别、存储、管理、应用开辟了更加高效的路径,技术的应用也变的越发普遍。随着底层技术不断成熟,头部供应商可将研发成果进行产品化,并赋能众多场景的应用。以机器视觉为例,GGII预计至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2022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智能物流装备供应商国产化替代加速:近年来,国内头部厂商加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面向包括快递、电商、快消品、新能源等众多领域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逐步实现传感器、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稳步通过建设产业链集群和生产基地降低采购成本和综合交付成本。未来,国内头部供应商的综合竞争力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在解决方案性能、综合项目成本、服务能力、研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产化替代的进程预计将加速。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秉持“科技创新、匠心品质”的精神,坚持以研发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对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多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多项核心技术进行深入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司重视技术成果转化,针对所处的行业特点和未来下游应用市场发展趋势,在提高智能装备性能和运行效率的同时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并增强技术优势,确保公司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客户的需求生产定制化的智能物流系统,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软件开发、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和系统集成方面。公司在把握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开发了智能物流系统相关的工业物联网高性能通用边缘计算技术,该技术应用于高速图像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缩短结果输出时间延迟,增强系统的实时性,减少对网络带宽的依赖。在对条形码/二维码识别算法上,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增强了图像数据采集及处理的精准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不仅使整套系统高效分工协作,还有利于系统的自由裁剪、扩展等,实现了控制系统的柔性化配置。公司的软件设计体现在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对具体软件参数的调整,公司的仓储、配送一体化技术相关的软件包括了WCS系统、WMS系统和MES系统。上述物流系统涵盖了从信息采集、运算决策、状态监控到订单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的全流程覆盖。公司拥有支撑智慧物流综合集成的关键设备单机技术,自主研制了多品种多型号的支撑智慧物流综合集成的关键设备单机,可根据场地需要灵活配置选用,有效提高了综合集成的效率。公司的测量物流包裹技术是将感光芯片、调理电路及低功耗处理器设计成一体化系统,用于测量物流包裹的位置、形态、大小等信息。另外,公司伺服型电机驱控一体化技术集成和优化了传统的控制和驱动,增强了整套智能物流系统的效率,强化了设备抗干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20,667.59万元,同比增长7,278.17万元,同比增加54.36百分点。研发费用增加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研发人员投入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立足未来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高素质人才团队的建设,积极扩充了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增加244人,工资薪酬同比增长3,373.40万元;二是研发材料投入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布局系列化产品线,研发测试材料及测试线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8.93%,同比增加2.87个百分点,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更加着眼于未来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了高素质人才团队的建设,积极扩充了研发团队,研发人员从上期数的350人增加到594人,增加了244人。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末有所增加,主要系公司的产品从物流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到核心部件,涉及的面较广,深度较深,且公司的研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增加所致。公司的客户涵盖中通、顺丰、极兔、中国邮政、京东、申通、韵达、德邦等国内主要快递、物流及电商企业,公司产品历经了2016-2022年“双十一”的严苛考验,表现卓越。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金额合计约17.62亿元,前五大客户在手订单合同金额占比分别为20.13%,12.58%,9.12%,7.29%,5.70%;在手订单合同金额国内市场占比80.35%,海外市场占比19.65%。中科微至为客户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自主研发及部分生产相机、分拣小车、动态称重、电滚筒等核心部件,实现了智能物流装备系统产业链的布局。中科微至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的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结构中占比较高的为总集成项目和交叉带分拣系统,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0.32%和39.75%,产品在运行稳定性、分拣效率、分拣准确率和运行噪音等关键技术指标领域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累计向客户交付超过840套交叉带分拣系统。核心部件方面,2022年,公司对外销售相机3,900套,合同金额3,540万元。重视研发、尊重人才是中科微至与生俱来的基因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稳定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公司建有“智能物流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光学、计算机、机器人、微电子等领域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研发人员。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拥有1,526名员工,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190人,占公司员工数的12.45%;研发人员594人,占公司员工数的38.93%。公司重视人才体系建设,在目标管理、薪酬和激励、培训及晋升等方面都有较完整的体系。中科微至为客户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图像型条码识别技术、视觉位置检测技术、分拣控制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同行业中少数能提供从核心软硬件到系统集成的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之一。公司在底层技术和核心部件层已经实现较全面的布局,未来有望依托技术积累向其他产品层和应用层延伸。中科微至定义了新一代的智能物流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架构。在该技术架构基础上,开发了电机及驱动系统、条码/二维码识别系统、精密滚筒等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则采用了分布式、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确保系统持续的技术先进性,产品可大规模的推广到快递物流、电商、仓储、机场等多个应用领域。产品的模块化和组件化设计,减少了项目定制化的程度,缩短了项目的安装时间,在保证交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产品运营和维护的难度。公司经历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以适应全球销售、运输、现场安装、售后服务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体系。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经在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为海外客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公司的产品同时出口至泰国、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英国、美洲、香港、印度、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动化分拣系统的销售,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38.34%、28.54%和14.45%。公司的毛利率主要受到市场需求、销售单价、生产成本、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若宏观经济、市场竞争程度、原材料价格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公司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研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竞争能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新招聘大量优秀研发人才,在公司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上开发了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不断通过研发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以及更易运营维护的产品。近年来,物流装备市场增长迅速,新进竞争者不断增加,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质量控制等方面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可能导致公司市场地位及市场份额下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发展。公司的主要产品智能物流分拣系统是一种集光、机、电、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装备,其技术外延广泛,涵盖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微电子、光学、计算机、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技术集成能力要求高,客户对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定制化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技术和客户需求的趋势发生改变,如果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不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以及未来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公司正在利用部分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研发中心,用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物流分拣系统领域的研发能力,若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失败,将会导致公司投入的资金无法带来效益,降低公司整体经营成果。智能物流装备行业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优秀的人才是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行业技术的升级和竞争的加剧,行业内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争夺愈加激烈,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持续引进、培养和激励核心技术人才,公司将面临人才流失和不足的风险,对后续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所处的物流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服装、医药、烟草、新零售、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增速。报告期内,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快递物流企业,受益于快递物流行业规模和对自动化物流装备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如果国内外宏观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周期性波动,可能造成下游快递物流客户业务规模下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少,或者快递物流企业逐步完成自动化物流装备的投资,减少对相关设备的采购需求,从而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物流装备市场增长迅速,新进竞争者不断增加,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质量控制等方面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可能导致公司市场地位及市场份额下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发展。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19%、95.21%和79.09%。其中来自中通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86%、69.68%和27.94%。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客户为物流快递企业,由于我国物流快递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出现货款回收逾期、销售毛利率降低等问题,或者公司产品无法持续满足客户的业务发展需求,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分拣小车、供包机、下料口、钢平台、电滚筒等,占公司营业成本比例较大。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有可能对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发生主要原材料供应短缺,或内部采购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将可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从而影响公司交付周期。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公司下业主要为快递物流行业,快递物流行业受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物流分拣的高峰出现在下半年,快递物流企业一般要求采购的分拣设备在分拣高峰期来临前安装调试完毕,因此公司的设备验收时间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度,导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审批并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公司自2021年起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未来公司不能继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或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不利调整,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加,应收账款的规模相应增加。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7,292.78万元、88,432.12万元和101,725.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96%、40.02%和43.94%,其中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期末余额的比例分别为94.03%、90.13%和64.06%。未来若主要欠款客户的财务状况恶化、出现经营危机或者信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将面临坏账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25,799.79万元、197,758.66万元和150,000.0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4.02%、32.22%和27.01%,占比较高。公司存货主要由在产品构成,在产品主要为正在客户现场组装、调试、尚未验收的设备,由于公司设备从组装到最终验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若公司设备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动、持续调整方案追加原材料投入导致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或交付产品未达客户预期而无法及时验收,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受到下游市场情况变动的影响,未来,如果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可能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公司或将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会给公司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动化分拣系统的销售,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38.34%、28.54%和14.45%。公司的毛利率主要受到市场需求、销售单价、生产成本、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若未来宏观经济、市场竞争程度、原材料价格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的毛利率将存在下降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公司的产品同时出口至泰国、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英国、美洲、香港、印度、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公司将面临因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公司所处的物流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服装、医药、烟草、新零售、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增速。报告期内,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快递物流企业,受益于快递物流行业规模和对自动化物流装备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如果国内外宏观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周期性波动,可能造成下游快递物流客户业务规模下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少,或者快递物流企业逐步完成自动化物流装备的投资,减少对相关设备的采购需求,从而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尚未出现经济全面复苏的趋势,依然面临下滑的可能,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公司业绩。此外,全球范围内各种冲突、博弈仍在加剧。部分地区局势陷入紧张,全球地缘格局正在缓慢发生变化。俄乌冲突除了造成俄罗斯和欧洲市场的波动,也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的海外市场带来一定影响,存在海外市场需求变化进而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1,489.59万元,同比增长4.76%;实现营业利润-15,175.68万元,同比降低149.27%;实现利润总额-15,410.13万元,同比降低149.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71.97万元,同比降低145.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076.11万元,同比降低180.65%;基本每股收益-0.90元,同比降低136.14%。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的上游为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中游为系统集成商,下游为各应用行业。公司产品包括了智能物流装备的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以及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处于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上核心位置。行业头部企业当前正在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在产业链上进行系列化布局。部分领先企业目前不断从核心产品品类进行纵向扩张,例如从关键零部件、设备出发,纵向拓展系统级解决方案产品,同时亦向其他传输、分拣、拣选、搬运等其他场景拓展。2021年,全球范围内宏观不确性的影响在逐渐消散,但供应链和物流的周转时间延长和受阻仍然存在,此外全球范围内对高通胀率的担忧持续,以及俄乌冲突也为供应链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集成商仍然取得了较强增长。根据美国物料搬运杂志《MMH》数据,2021年全球物流装备行业集成商前20位公司总收入增长23%,达到319亿美元。其中,排名第1名的大福2021年收入降至43.9亿美元,同比下降3.3%。排名第2名的德马泰克2021年收入43.0亿美元,排名第3名的胜斐尔集团2021年收入为37.3亿美元。排名前20位的许多公司都专注于提供系统、自动化和软件。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需求同比增长16.1%,达到了829.9亿元。其中快递快运领域细分市场规模达121.5亿元,仍是最大的细分应用领域之一,尽管面临宏观不确定性挑战,仍然展现出了强大韧性。同时,新能源领域的市场规模增速最快,同比增速约为70.0%。2023年,中国快递包裹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将带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的智能分拣系统市场需求。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6日上午8时,我国2023年快递业务量已达300亿件,用时96天,比2019年达到300亿件提前99天,比2022年提前18天。此外,随着跨境电商和国际化供应链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仓储物流体系越发普遍,这同样为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企业出海拓展提供了新机会。同时,受到终端旺盛需求的驱动,新能源产业链公司扩建产能的需求旺盛,新建产能通常会更加重视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物流装备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迅速,并驱动整体市场发展。政策端来看,智能物流和智能仓储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现代物流体现重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未来,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7年突破1,900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18.3%。下游需求越发丰富多元。智能物流装备的下游客户广泛且在不断增加,包括物流、快递半岛官网、电商、医疗、汽车、锂电、光伏等。而各行业客户由于应用场景、物流需求的不同,因此对仓储、搬运、分拣、对接等仓储物流操作要求各不相同,进而对智能物流装备产生了多元化的丰富需求。柔性化供应链需求驱动智能物流装备渗透率提升。面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企业需要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并随时根据需求快速调整供应链,因此对柔性化和智能化供应链的需求越发明确。智能物流装备借助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满足企业提升物流系统决策和执行效率的需求,渗透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持续驱动行业发展。此外,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生产制造型企业越发重视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而自动化、无人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很好帮助企业解决痛点。例如,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货物检验、质量检测、条码识别等功能,同时可以配合机器人或系统进行自动化分拣、码垛、拆垛等,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支出。此外,例如借助AGV、AMR等技术,可以避免过多建设固定输送带、分拣带等系统设备,而且借助全自动小车实现货物进出库、产线对接、物料搬运等操作,在降低空间占用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加灵活的产能调控和产线布置,显著提升生产环节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公司计划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客户覆盖、强化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能力,同时公司将通过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的布局,以及投资并购和对外合作,致力于将中科微至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企业。公司计划将围绕“一体两翼”的架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布局,加强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并深入发掘细分领域客户需求,拓展销售网络,丰富获客渠道,在进一步提升快递物流、电商等传统优势领域渗透率的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衣服鞋帽等大消费类的新领域客户,并挖掘国际化和海外市场新客群。具体包括:产品系列化:中科微至为客户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在加强系统和解决方案的产品布局同时,公司也将重点围绕传感器、动力系统等方向布局智能物流装备的核心部件系列。公司已自主研发及部分生产了相机、分拣小车、动态称重、电滚筒等,从而实现公司产品系列化和一体化的产业链战略布局。客户多元化:中科微至将在快递分拣、电商等优势领域增加覆盖率和渗透率,同时通过增加公司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和销售额,实现客户的多元化战略。业务国际化: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而建立辐射全球的市场销售、运营管理及产品服务体系,在全球布局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推动业务国际化战略。技术创新引领着公司产品、服务和管理的各个方向。通过对于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公司能够以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运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并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拓展业务。中科微至为客户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图像型条码识别技术、视觉位置检测技术、分拣控制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同行业中少数能提供从核心软硬件到系统集成的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之一。公司在底层技术和核心部件层已经实现较全面的布局,未来有望依托技术积累向其他产品层和应用层延伸。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核心部件及应用场景的研发投入。同时,核心部件也可以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部件,向智能制造行业推广,占领更大的市场。同时,公司计划进一步优化创新研发流程和研发管理,提升研发效率和研究成果向产品转化的效率。公司计划进一步完善研发的版本控制、工作流程管理等研发制度,丰富研发支持软件工具箱,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化研发管理体系,加快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回报率。生产制造能力和稳定高效供应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公司计划持续优化生产能力,打造从订单到出库的信息流、执行流的自动化的精益排产体系,打造产能、产品可快速转换的柔性化产线,并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和物流管理平台,优化供应链综合管理效率。此外,公司计划持续丰富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资源,与上游配件和设备供应商建立共生关系,以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管理,进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毛利率。公司重点关注智能物流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链公司的投资机会,对少数股权投资与并购持开放态度。公司希望通过投资并购布局领先技术、市场、品牌和渠道。同时,公司会寻求和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产业链公司等的合作机会,共建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产业的共赢生态链。公司将继续在产品技术开发、产能扩充、品牌业务发展、人力资源整合以及融资等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适应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公司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的完善,加大对快递分拣、智能仓储、民航机场行李分拣等系统,以及视觉传感器、工业传感器、电滚筒、驱动与控制等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通过对现有研发技术中心的进一步升级,实验室建设、软硬件升级等改善公司研发环境,全面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将在巩固快递、物流智能分拣系统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智能分拣系统在机场、烟草、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把握新基建和物流设备升级改造的投资高峰,发展智能仓储等新业务;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及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公司产品在新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形成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为了满足公司未来3-5年以后的业务发展的需要,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了南陵二期制造基地项目建设以实现产能扩充。南陵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通过新建生产车间,购置先进生产及配套设备的方式,将强化公司物流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在江西赣州布局了中科微至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华南)基地项目。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产能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场地、设备、人员等资源也将实现更好的优化配置,从而从整体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将发挥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运营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强包括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渠道建设力度,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市场,积极抢占海外智能物流分拣设备领域市场份额,借助海外业务的发展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并将“中科微至”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品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经在新加坡、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泰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国内方面,公司将加大运营网络建设力度,设立区域分支机构,提高运维服务质量,巩固并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公司已经形成了无锡总部,安徽、江西生产基地,浙江桐庐智能传感基地,以及上海、广东、四川、沈阳等多个地方的市场和技术支持的全国运营网络的布局。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在不断完善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公司整体推进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控管理;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及企业运营效率。此外,公司还将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中高层人员的管理水平,完善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持续开展技能和管理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的综合素质及对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意识,促进公司内外部资源的高效整合,保障公司未来高速成长的管理制度需求。公司通过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公司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提高公司人才队伍的研发创新、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在研发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将继续引进相关领域的高学历人才,通过招募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微电子、光学、计算机、机器人等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寻求与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完善对研发队伍的各项福利待遇和激励制度,建立一支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稳定的研发团队。为适应产能扩张的需要,公司已经招聘了一批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装备制造工人,稳步增加运营制造部门人员,保证核心部件的加工水平和能力,加强产品的品质控制以配合产能增加的需要。此外,公司关注人才成长,以“谦虚真诚、诚实奉献、团队合作、求真创新”为企业价值观,以企业文化、发展与成就构筑平台,继续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体制,保障未来高速成长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