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中心
bandao.com艾隆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4:25   浏览:

  bandao.com艾隆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3年,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报告期,公司围绕战略发展规划方向,聚焦智能医疗物资管理领域,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完善业务布局的基础上充分拓展思路,围绕智慧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推进业务板块横向拓展,结合市场需求提前布局产品,优化销售产品结构,积极开发国际市场,扎实推进国际业务。但因报告期受市场环境和行业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金额有所下滑。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6,355.15万元,同比减少23.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52.20万元,同比减少71.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97.34万元,同比减少78.72%。

  技术创新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充分挖掘各业务板块及子公司的业绩增长潜力,深耕细作智能物资管理领域;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公司在不断完善自动化药房板块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围手术部智慧化建设、数字化管控病区、医院物流机器人等新兴业务,构建医院物流递送生态,持续促进销售规模扩大,推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公司申请专利共140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

  报告期内,公司“库发一体化智能调配智慧药房”被认定为2022年度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库发一体化智慧药房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等级为科学技术成果。公司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苏州工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融合化发展优秀企业、苏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技术供给示范企业等。

  报告期内,在市场销售方面,公司积极构建和完善品牌形象,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拓宽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线上渠道进行品牌推广,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公司积极参加各类行业展会、行业论坛和学术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口碑。报告期,公司主营产品市场国内占有率稳居行业前茅。此外,公司开辟了东南亚地区的新市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近1500家医疗卫生机构。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挖掘和提升已有产品线的价值。二是通过对外投资、合作拓展新技术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在夯实现有业务的同时,为更好把握医疗新基建带来的多场景业务机会,公司积极构建产业生态战略,加速扩展相关业务领域。

  为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公司规范化运营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紧跟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以及治理规范的修订动态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机构调研、投资者策略会、投资者热线、上证e互动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与投资者沟通交流,以便于公司投资者便捷、全面的获取公司所属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等信息,有效传递公司价值,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继续夯实管理、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以满足公司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公司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司通过明确目标岗位人才画像,以终为始匹配管理课程和项目;通过启动“内训师”项目,沉淀所需的专业知识、经验,提炼“干货”,建设成公司专有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的同时,积极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优化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加强数字化协同,提高研发效率;加强线)融合,提升员工与客户体验,从总体上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29.SH)专注于医疗物资的智能管理,主要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是该行业率先在A股上市的专业企业。业务包括智慧药房、智慧病区、智慧物流三大板块,产品涵盖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设备及软件信息平台。

  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搭建的人机交互平台,运用自动化机器人、智能传感等技术,打造“全院级”、“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提供高效、安全、全面、智能的医疗物资存储、分发、管理及传输服务,推动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实现“精准智能分发、精益物流服务、合理安全使用”三大目标,助力构建全面有效的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

  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药品、耗材及其他医疗物资的智能管理,主要应用场景为大中型医院、社区医院、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城市中央药房、中药自动集中代煎中心等,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其他应用领域。

  公司紧紧围绕医疗物资智能管理领域,通过不断升级、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及产品线,目前已形成自动化药房、自动化病区、自动化物流三大产品板块,涵盖各级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应用场景。

  公司自动化药房板块主要包括门/急诊自动化药房系列产品、静配中心自动化药房系列产品和院外自动化药房系列产品。具体如所示:

  门/急诊自动化药房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盒装药品智能配发系统(无人值守全自动加药)、全自动盘点型智能药库、快速发药机、高速发药机、智能存取机、智能麻精药品管理柜等。

  上述流程中,公司产品主要为盒装药品智能配发系统(无人值守全自动加药)、全自动盘点型智能药库、智能调配机、麻精药品管理柜、发药智能视觉核对系统等。

  公司产品通过接收医院处方信息,实现药品自动化补充、存储和发放过程;公司产品从医院药库到全自动盘点型智能药库,再到发药窗口,最终到患者手中,可全程跟踪管控药品,真正实现药品在院内流通的“全程批号”闭环式管理;同时,公司产品可以有效提高处方及医嘱处理效率bd半岛官网,减少患者在门急诊发药窗口的滞留时间,降低因人员排队、拥堵导致的潜在交叉感染几率;最后,公司通过分析门/急诊药房历史数据,针对项目方案进行个性化定制,对药品的存储、管理、分发等流程进行智能化优化升级,对药品的精准备库进行准确分析,从而提升医院药品的管理、使用效率,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下简称“静配中心”)是指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调配的静脉用药,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密闭、洁净的环境下进行调配。

  上述流程中,公司产品主要为PIVAS排药助手、针剂统排机、盘点机、输液贴签机、输液成品分拣机等。

  静配中心自动化药房通过药师调剂、复核、配置等多个环节的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各种因素导致的用药错误,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静脉用药安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临床医嘱自动划分批次,提高医院整体药物调配效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药师劳动强度,使药师有更多时间及精力投身于医嘱审核、药物咨询等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确保配置质量精准,显著降低人工差错率;有效控制静配中心工作过程中医嘱不合格率、调配差错率、贴签差错率、分拣差错率,确保了最终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全程扫码,建立药品信息化管理,记录每袋药品实时状态,监控每袋药品操作环节,实现批号、效期等药品信息全程可追溯,便于后续统计查验;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每个环节工作量,全流程实时监控,通过软硬件结合全方位提高静配中心信息化、智能化整体水平,减少耗材浪费及退药浪费现象。

  院外自动化药房作为院内向院外应用场景的延伸和补充,主要包括分布式智能药房、城市中央药房、中药个性化智能制剂系统。

  “无接触、不见面”模式,降低医院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推进“互联网+医保支付”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购药模式;中药个性化智能制剂系统作为传统中医药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通过自动化称重配料、智能视觉识别,实现个性化处方的自动化调配过程;院外自动化药房是院内药房的有益补充。

  自动化病区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住院部等区域的智能分包机、病区综合管理柜和手术室药品管理柜等。

  自动化物流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整处方传输系统、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医疗危废自动化处理系统等。实现全院药品、物资的智能传输、存取、库存管理及医疗废弃物资处理等过程,从而改变传统的人工方式,弥补院内物资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物流效率。

  包括电机、交换机、传感器、型材、五金塑胶件、线材、包装材料等,用于生产自产产品。由于公司自产产品种类繁多,各产品之间涉及的原材料有较大差别,而公司整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因此,该部分原材料的采购具有品种极多、单品种采购量较小等特点。

  公司作为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OEM模式将少量产品的生产制造委托业务伙伴完成,有利于公司集中有限资源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综合设计,同时亦能保证部分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灵活性、交货保证性、成本可控性,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节约加工设备和场地的资本投入,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是公司优化资源的综合选择。

  OEM模式下,采购内容包括智能分包机、药品核对系统、智能陪护床、智能发筐机等产品。在此模式下,公司提供设计和需求方案,交由OEM厂商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公司向OEM厂商进行采购。

  配套产品及服务主要是公司为了给客户提供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在项目开拓过程中,外购的配套产品及工程服务等。其中:配套产品系公司项目开展过程中,采购的非自产产品;工程服务主要系包括静配中心净化工程、门诊药房改造装修工程和气动物流工程安装服务及零星维保服务。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委外加工”的生产模式。其中,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生产,生产程序包括钣金加工、机械组装、电控组装、整机组装、灌装软件、整机调试等步骤。部分钣金喷涂、钣金切割以及少量组装加工系通过委外加工完成。

  由于不同客户对产品的结构、技术参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参考销售计划、安全库存量统筹制订生产计划,安排人员和机器设备组织生产。

  通常情况下,获取客户订单后,对于标准型号的产品,生产部根据公司销售部提供客户订单和预测,负责组织生产活动;对于客户存在不同技术参数需求的产品,由销售部组织研发部门按照客户需求进行调研并设计产品方案,经设计开发后向生产部下发生产计划;生产部负责整机集成、装配调试等生产环节,生产完成后由品质部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完成后进行成品入库。

  公司生产步骤主要包括钣金加工、机械组装、电控组装、整机组装、灌装软件、整机调试等步骤。上述生产环节中,在钣金加工环节需要大型机器设备,主要通过激光成型机、激光切割机、液压折弯机等机器完成。而机械组装、电控组装、整机组装、灌装软件、整机调试等环节主要通过小型设备和人工操作完成。因此公司大型设备较少,并且以钣金加工机器为主,对大型机器设备的功能要求较低,现有机器设备足以满足公司目前生产过程中的加工需求,进而呈现出机器设备成新率较低的情况。

  此外,出于优化生产和运营效率考虑,公司采购过程中,对于部分结构部件采用直接采购的方式,减少公司加工工序,降低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减少电能耗用量。

  直销模式下,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终端医疗机构以及政府、工程总承包单位等。具体如所示:

  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鼓励药品流通企业的物流功能社会化,实施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工程,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向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延伸现代医药物流服务。

  医药流通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物流服务延伸到医院的药库、药房直至病区,使医院的医疗物资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

  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向公司采购产品后,为医疗机构提供物流延伸服务。公司与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招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

  针对医疗机构,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并实现销售。由于公司面对终端医疗机构客户以公立医院为主,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招投标过程主要包括招标、投标、开标、签订合同等环节。

  公立医院建设模式不断创新、变革,政府代建、工程总承包等方式是目前新建医疗机构普遍采用的专项建设新模式。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并实现销售。

  经销模式下,公司通过经销商实现销售。经销商凭借区域性营销能力和销售渠道,为公司提供各类有效的商业信息,并在前期接洽客户,为公司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宣传。在客户形成初步意向后,经销商协助公司技术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数据分析、现场测量、方案设计等工作。经销商与其客户达成销售意向或签订销售合同后,再与公司签订采购合同。公司在取得经销商下达的订单后,按合同约定发货并收款,并为产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公司主要根据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充分考虑产品类型差异、市场竞争力、销售模式、品牌市场地位等因素,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制定合理的利润水平,综合考虑客户的信誉、规模、合作成熟度等因素来决定报价。

  公司根据合同约定,一般为产品提供3年左右的质保期,质保期内为客户提供按合同约定的维护服务,质保期外以另行约定收费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持续服务。公司在全国主要地区均能实现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完成维修服务。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其他专用设备制造(C3599)。我国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的主要发展历程如下:

  由于国内外医疗体制情况的不同,国内外医院药房设置具有较大差别,国内医疗机构无法直接引入引进国外成熟设备。20世纪90年始,国内各机构陆续对药品管理的自动化建设进行尝试,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和四川大学在1995年合作开发出“自动发药机及信息处理系统”,胡乃刚2002年申报的“医院门诊药房自动投药机”专利等;同时国内医院及医药流通企业也尝试引进国外的摆药机、自动化药房系统等产品;2007年左右,以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厂商结合国内医疗环境和医疗体制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产品经验,陆续开始研发适合于中国医疗环境的自动化药房,并推向市场,填补国产自动化发药设备市场空白。该阶段中,国内市场产品主要以单品设备为主,产品功能主要以机器代替人工。

  自2010年起,随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二、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等一系列医疗机构下属部门管理规范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全院级智能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医疗机构各业务流程和需求的专业性,药品及医疗物资存储方式的多样性,与医院HIS平台的兼容性,以及医生、患者诉求的差异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发展趋势,只有快速响应并提供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方能在行业更好立足。

  针对下游医疗机构关于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市场需求,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企业审时度势,精准定位,以解决医疗机构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出静配中心自动化药房、自动化病区等解决方案。助力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向“全院级、一体化”方向迈进。

  2017年前后,随着《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在“处方外流”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指导下,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企业积极探索院外自动化药房新型零售模式,不断打造推出城市中央药房、小微自助药房、中药个性化智能制剂系统等院外新型智能产品。

  在医疗机构自身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进行物流延伸服务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国内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产品线不断完善,从自动化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21年前后,随着国家相关规划以及《“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有关精神,加快5G网络、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优化药品流通传统模式,实现要素、结构、流程、服务的迭代式升级。在此背景下,推动了信息技术、智能与装备制造技术的深度结合与集成,实现全院级医疗物资的一体化管控。

  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由众多设备及配套的软硬件构成,需要涉及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软件编程、机械及制造工艺等多个技术领域。同时,由于终端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差异化较大,且在采购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时,往往会寻求整体解决方案,只有经过长期的产品研发,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与需求挖掘能力,企业才能具备相对完整的产品类别和型号,满足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差异化需求,初进入的企业由于其研发实力相对较为薄弱、产品线单薄、配套不完善,难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不断深耕医疗物资管理领域,逐渐拓展产品线与应用场景,经历了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由院内领域延伸至院外领域,由自动化产品升级到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公司以优质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制造能力,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1491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包含551家三甲医院),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同时为国内主流医疗供应链服务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及服务,积累了丰富的项目集成经验。

  由于公司所处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行业为细分领域行业,目前尚无权威机构对该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市场容量无公开数据,故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直接、准确的公司在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行业市场占有率数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提出,实施医院管理提升行动。提升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化水平,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凝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医院先进文化。明确公立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各岗位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形成分工明确、密切协作、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基于数据循证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耗材和药品入销存、物价、特殊医保提示、项目内涵、基本药物提示等全链条信息管理体系,实现闭环管理。以大数据方法对医院病种组合指数、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从定性到定量评价,提高效率、节约费用。探索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建设后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审计机制,规范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优化医院内部辅助性、支持性服务流程,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确保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医院安防系统建设,提升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的通知,指导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强化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切实落实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

  《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药品流通供应链各环节智能化应用,构建技术领先、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智慧药品供应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和服务平台,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流通全链条节能减排。

  2020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提出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要创新发展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最终实现建设智慧医院,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提高我国医疗设备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促进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政策不断推出;地方层面也紧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进口替代的相关政策,广东、山东、北京、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国产的集中采购政策,陕西、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出台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增加采购进口产品的限制条件。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财政支持,全方位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数据,“十四五”期间全国医疗新基建总投资规模为10,026亿元。其中,“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领域。

  “十四五”规划也是特别提出需要加强医疗基础建设。医疗基建投入被认为是未来稳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医疗基建是高质量的基建项目,短期长期都有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短期解决了人们看病的需求,也是在未来会积极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的项目,同时能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新基建是解决民生、社会公平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十四五”医疗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7月29日,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地区已批复了五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方面,《“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2025年全国至少有1000家县级医疗机构达到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县级市,有条件的市辖区可参照,下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建设方面,《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了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此外,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江苏、宁夏、重庆、四川、福建、陕西等省市均对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对医疗设备水平又提出新要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

  为完成上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国家持续增加对医疗卫生机构新基建建设的资金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要逐步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财政支出22,393亿元,并提出2024年仍将弥补医疗卫生等领域基本民生短板作为支出重点。2023年中央本级卫生健康支出预算数为226.97亿元,较去年执行数增长2.9%。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服务能力提升预算中涉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部分共计182.54亿元,同比增长6.54%。

  在“医药分开”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国家陆续推行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等系列政策,医院药库、药房逐渐从“盈利中心”转为“成本中心”,这也促使医院管理者对其重新定位,医院药房的职能正在从“经济效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国家医改政策鼓励公立医院药事服务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新模式发展,药剂师的职责更侧重于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目前国内大多数公立医院在药品存储、使用以及物流管理过程中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相对不高。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水平,使药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为病人合理用药保驾护航提升了药师的职业价值,并形成良性循环。智慧医院的建设为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药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加快增长。国家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药品供应链集成系统,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市场开发、价格谈判、在线支付、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加快向药品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发展。《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加强智能化、自动化物流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升级应用。推进区域一体化物流的协调发展,探索省内外分仓建设和多仓运营。鼓励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推动药品冷链物流规范发展,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推动药品流通供应链各环节智能化应用,构建技术领先、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智慧药品供应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和服务平台,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流通全链条节能减排。

  在此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必然面临着转型与升级,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物流服务延伸到医院的药库、药房直至病区,实现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建立并主导医药全产业供应链,使医院的医疗物资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药品流通企业的转型发展为药房自动化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聚焦智慧药房、智慧物流、智慧病区三大医疗物资智能管理领域,具有严苛的存储环境要求、高时效性的传输需求、复杂多样的调剂、分拣、配发模式、以及高度专业的合规管理监控等特征,由于国内外医疗体制、医院患者量、处方量、药品品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适用于国外医院药房的产品设备功能单一,无法全面解决国内医疗机构痛点和难点。艾隆自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领域前沿技术研发bd半岛官网,并发展出中国特色的系统性的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理念及原创设计,经过多年研究,公司已在不同领域具备9项核心关键技术,公司产品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由院内领域延伸至院外领域,形成了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保持公司产品和技术国际先进水平。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共计获得191项发明专利,206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软件著作权。例如,公司研发团队已经开发并验证了“静配中心库发一体化调配库”。该技术可实现输液中心药品一体化实时管理,基于AI视觉识别及机器人技术,系统接到处方信息后会智能调度设备,将溶媒发放、针剂发放、贴签、摆药等工作智能化、流程化、精细化,为业内首创,目前已通过样机测试,待优化后上市。

  在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政策背景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并验证了智能中药煎煮中心,该技术实现了医疗物资在由医疗机构审核和监管下的院外外延使用,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与自动化产线结合,实现中药个性化处方的智能调剂、自动煎煮、自动灌装;利用最优路径算法,实现智能调剂的最优路径,加快调剂速度,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全自动的集中式、无人化煎煮、自动灌装模式,全程信息化操作,提高效率,方便管理,保证中药处方煎制过程的安全,产品为国内首创,目前处于产品研发完善提升过程中。

  技术创新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公司将积极获取关键核心资质巩固发展基础,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坚强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发明专利12个、实用新型专利26个、外观设计专利25个、软件著作权29个。

  公司具有多年的技术研发经验,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通过不断积累和分享经验,我们已经在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技术领域掌握大部分核心技术,且都是公司自主创新。开发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不同需求的产品设计及软件控制系统。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103项软件著作权和4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1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

  软件方面,公司基于对智能医疗物资行业业务流程的深刻理解,自主开发了医疗物资coss管理平台V1.0、医疗物资(药品/耗材)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及数据运维系统V1.0等多项药品等医疗物资管理的系统软件。以机器人自动补药加药系统为例:该程序运用库存安全算法模型,抓取历史用药数据、流行疾病情况、待配处方等信息进行多因子综合分析,自动生成补药信息,合理规划物资补库路径,驱动设备自动安全补药,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补药。

  硬件方面,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均系自主研发设计,研发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公司多项核心技术,各模块以及整机涵盖多项专利及著作权。以双工位机器人补药系统为例,涉及出库、补药、回库、传输等环节的多项技术领域,不同技术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及软件著作权。

  针对下游客户在日常业务中不断发掘的痛点和难点,公司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能够对客户的功能需求、业务模式、布局设置等问题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及时推出相应方案设计,灵活有效地满足客户对不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以智能二级库产品为例,针对医院提出二级库药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盘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公司开发了全自动智能盘点型二级库;针对特殊需求生物样本(生物嗅源样本等)、医药中间体(药品原液)以及药品留样样本等医疗物资,需要在冷藏环境或零下20-40度超低温环境下存储。公司以耐低温保温板技术、多角度夹爪机器手技术、搬运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研制出可靠、高效、紧凑、智能的自动化冷链库,实现了生物样本、医药中间体以及药品留样样本等医疗物资在超低温下的自动化存取,克服了低温结霜影响、低温变形、温度波动影响、高速存取振动、电器件耐低温性等影响精密作业的痛点和难点,避免了以往冷库存储、拣选需要人工介入导致低温存储温度超限、操作环节污染带来风险等情况。同时,通过电刷与电导轨相互配合通电,有效解决了零下20℃的储物室内无电气件的问题。

  公司研发团队保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新型前沿技术快速融合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公司成功研发的库发一体智慧药房,充分展现了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基于智能化感知技术、人工交互技术、决策和执行技术以及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针对门诊和住院药房药品的自动调配、实时跟踪、智能物流、快速发药的个性化技术需求,整合药品管理和调配供应链模式,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医院药房智能物流成套装置,实现从药品入库到病人手中的全流程自动化跟踪管理,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普适性的药品的智能药品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可提供快速发药机、高速发药机、智能调配机、分包机等多种类产品,涵盖了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医院多个区域,并可针对不同区域进行灵活的配套,满足药房整体自动化改造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独立在医院自动化药房领域提供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结构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

  由于公司产品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公司产品的定期保养、及时的维修响应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门/急诊、静配中心、病区等部门的正常运转。公司拥有覆盖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售后服务网络,提供全年365天*24小时服务响应。主要地区均能实现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完成维修服务。公司完善的服务网络保证了售后服务的快速响应和全面覆盖,在使用期内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售后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到达现场,解决相关问题,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快捷的服务。定期维保与快速维修响应,是产品高附加值的体现。

  报告期受市场环境和行业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金额有所下滑。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6,355.15万元,同比减少23.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52.20万元,同比减少71.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97.34万元,同比减少78.72%。

  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产品线的逐步拓展、相关技术的持续积累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及较高毛利率水平的关键因素。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落地,以精益化运营为目标、信息化与自动化为手段的现代医疗物资管理成为重要课题,这也对医疗物资智能管理产品精细化及技术性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若公司对行业技术发展预计趋势出现偏差、同行业公司在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重大突破,将可能导致公司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进而使公司产品和技术面临被替代的风险。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必将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及技术的加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如果竞争对手利用通用技术或其他方式取得相关技术,并进行进一步创新;或其他行业竞争对手通过加强替代产品的研发和突破,达到对本行业产品在功能上的取代;且如果公司无法基于其目前已有的核心技术紧跟市场方向进一步取得技术创新及突破,将会导致公司无法保持其市场占有规模并优先取得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在产品研发、材料采购、生产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本公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显现,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引进、培育相关人才,在薪酬、福利等方面不能为各类人才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发展平台,可能导致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并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同时,公司申请了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91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软件著作权103项,除公司已经申请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之外,公司还有多项非专有技术,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及非专有技术构成公司技术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对公司业务经营发挥作用,如果其受到侵害,将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国内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产品线不断完善,由自动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公司如果无法精确洞悉、及时跟进下游各类医疗机构新的需求,不断研发和提供更契合新的市场导向、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则可能会动摇公司对现有客户的渗透能力。

  为了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公司必须持续进行新领域、新产品、新客户的拓展。由于客户开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新领域、新客户、新产品的拓展在未来取得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行业为新兴行业。目前在医疗机构自身信息化建设和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物流延伸服务建设的双重背景下,行业内产品线不断完善,产品需求日趋多元;与此同时,随着新的政策意见不断出台、下游医疗机构考评指标的优化细化,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与下游客户的服务及合作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不能敏锐识别、积极响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医疗物资管理有着严苛的存储环境要求,高时效性的传输需求,复杂多样的调剂、分拣、配发模式、以及高度专业的合规管理监控需求。上述环节的质量管控直接关乎患者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将可能面临诉讼、赔偿等事宜。如果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不足或失效,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客户索赔或合作关系终止等状况,亦会对公司的声誉及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产品终端用户主要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受预决算周期、节假日、新医院开业时间、结算习惯等因素影响,公司客户通常从每年第二季度开始实施采购计划。考虑到生产周期和交货验收情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项目施工、验收、回款及收入确认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如果公司未能对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预期和计划,充分协调好资金调配、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供应链环节,以应对季节性的特征,则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公司从采购下单到完成入库须经过一定的生产周期,如果未来供应商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因素临时中断与公司合作,公司需要在短时间内切换至备选供应商并确保其可以满足公司的定制化需求,否则公司业务开展可能将会受到不利影响;此外,若OEM供应商出现关于保护商业机密的内控设计、执行缺陷等事项,可能导致泄露公司向其提供的设计和需求方案,则可能对公司保持竞争优势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公司建立了《子公司管理制度》,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进行约束管理,确保子公司合法合规经营。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公司对子公司约束机制不能得到严格执行,将可能导致子公司管理失控、经营亏损等问题。

  公司所处行业需要一定的软硬件开发能力,产品具有较高附加值,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毛利率变动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产品结构、市场竞争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未来经营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的日渐成熟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逐步加剧,如果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升,或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下降,公司不能在产品技术、产品结构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保持竞争力,将有可能导致公司出现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此外,公司对于新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是公司毛利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如果公司不能准确识别和跟进产业宏观政策导向、把握下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并推出新产品,亦或是公司市场开发无法与市场需求准确契合或达到预计效果,也可能导致公司订单减少并进一步影响毛利率水平。

  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主要受客户结算流程较长和季节性的影响。若客户因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将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行业为新兴行业。目前在医疗机构自身信息化建设和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物流延伸服务建设的双重背景下,行业内产品线不断完善,产品需求日趋多元;与此同时,随着新的政策意见不断出台、下游医疗机构考评指标的优化细化,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与下游客户的服务及合作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不能敏锐识别、积极响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1)根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共同颁发的证书编号为GR5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本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3年,2023年度本公司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计缴。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13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子公司广州艾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艾隆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医谷(滁州)航空医疗研究院有限公司、艾隆科技医疗专项工程技术(滁州)有限公司、苏州艾融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2023年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0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300万元的所得额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根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共同颁发的证书编号为GR2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子公司苏州优点优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3年,2023年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计缴。

  (4)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共同颁发的证书编号为GR2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子公司浙江艾隆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3年,2023年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计缴。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财税(2011)100号《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本公司2023年度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政策。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号《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本公司和子公司苏州艾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艾隆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度享受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的政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3,551,492.3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3.84%;营业成本169,844,854.7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6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24.87%和16.41%;研发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30%;实现营业利润34,694,687.09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0.1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521,963.9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1.05%。

  2023年,虽然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下行业需求出现短期波动,但行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叠加全社会生产力提质和用户设备更迭需求的刺激下,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bd半岛官网,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财政支持,全方位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数据,“十四五”期间全国医疗新基建总投资规模为10,026亿元。其中,“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领域。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财政支出22,393亿元,并提出2024年仍将弥补医疗卫生等领域基本民生短板作为支出重点。2023年中央本级卫生健康支出预算数为226.97亿元,较去年执行数增长2.9%。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服务能力提升预算中涉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部分共计182.54亿元,同比增长6.54%。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融合将形成一片数字医疗新基建的蓝海,公司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公司积极发展战略如下:

  公司业务将覆盖智慧药房、智慧病区、智慧仓储、药学信息四大板块,精细化打造科研与学术交流中心、运营中心以及生产中心;同时,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搭建的人机交互平台,运用自动化机器人、智能传感等技术,为客户持续化提供“全院级”、“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以医疗健康为主题的产业基地及相关配套“滁州医疗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将落成,为企业提供展示、销售和运营的一站式用户场景化解决方案。滁州高端医疗健康产业载体的注入将会大大提高销售效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公司一方面加强对终端市场的理解,开发适宜当地的系列产品,实现对产品和服务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积极推进在地化服务战略,通过加强与当地优质合作伙伴的协作以及运用先进的方案技术,来提升对市场变化的感知能力和响应速度,实现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最终实现可持续的海外业务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

  公司将持续着力于科技前沿领域,增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强化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与技术优势。利用公司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进一步快速提升公司对行业及客户协同需求变化响应。同时,公司将继续以现有销售模式为基础,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及客户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公司业务经营模式的营销渠道,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深入推进品牌建设相关工作,着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力与影响力。

  立足实际,强化经营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运营机制,坚持“降成本、提效率、创效益”的经营策略,完善组织结构、加强系统培训,明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将结合自身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情况加强对子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决策的约束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必要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提升整体运营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产收益。

  公司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推进绩效考核,加大培训力度。公司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提炼正向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在具备条件时,公司将积极寻求与主业发展相关的技术或资源进行投资,以整合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并优化技术体系、产品和服务布局而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重回3100点,“牛市旗手”携手地产股猛攻!一纸公告砸跌停,无人机大牛股实控人禁入市场5年!多只海外机构调研股一季度净利润翻倍

  已有10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471.10万股,占流通A股32.22%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56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306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29.86%,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