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中心
半岛官网苦钻汽车钣金技术他23岁当上“成都工匠”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4-05 14:37:38   浏览:

  半岛官网苦钻汽车钣金技术他23岁当上“成都工匠”今年5月,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召开,1248名“成都工匠”被集中命名。其中,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2021届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年仅23岁的文国隆,凭借一手钣金技术,刚毕业一年多,就获得了“成都工匠”荣誉称号。 作为标准的“00后”,在文化考试失利后,文国隆选择了一条“技术型”成长道路,背后,深藏着努力和汗水。

  2016年,家住四川宜宾筠连的文国隆中考失利。“小时候调皮嘛bd半岛官网,文化课成绩不好。”文国隆说,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不放心他继续留在宜宾,那时,文国隆的姐姐就读于四川大学,于是为他选择了位于双流区的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是四川省公办高级技工学校,“姐弟俩相互也有个照应。”

  应该选什么专业?“从小我就喜欢骑自行车,坏了没钱修,我就攒钱买工具,自己学。”文国隆说,父母、姐姐觉得他动手能力可以,建议他学汽车维修。

  入学之初,从认识汽车零部件学起,到汽车工作原理,再到故障诊断。“最难的就是一辆车出了问题,要又快又准确地判断,给出维修方案。”文国隆发现,自己喜欢机械,也能学得进去,于是对汽修专业有了兴趣。

  学技术,没有捷径可走。汽车零部件拆了装,装了拆,一遍又一遍。在学校有老师教,文国隆还主动到校外汽修中心实习,一有实际操作机会就积极争取。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于一次校内技能大赛。“第二学年,参加学校的比赛,拿了第三名。”文国隆说,那是他从小到大的第一份荣誉。因为之前有成绩一贯优异的姐姐“珠玉在前”,在文化课上,文国隆是自卑的。但这一次获奖,给了文国隆极大的鼓励,“要学就好好干到底。”

  在第四学年,完成通识教育后,文国隆需要选择细分专业,他看中了汽车钣金技术,“就像汽车的‘骨科’医生。”文国隆解释说,通俗地理解,车身油漆是“皮肤”,结构框架等支撑部件是“骨骼”,线路是“血管”。

  在文国隆看来,一台经过碰撞导致严重受损的汽车,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还原成最接近出厂的状态,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这并不简单。汽车发生碰撞后,要对车身进行修复,分析、测量,拉伸矫正等等,不但要了解车身的技术参数和外型尺寸,更要掌握车身材料特性,受力特性的传递导致车身变形趋势和受力点,以及车身的生产工艺如焊接工艺等。汽车是一个高精度的整体,电器、机械配件都要以高精度低误差依附于车体的相应位置。甚至于车漆的直、曲线性(极大影响车身美观)也要高度依赖车体钣金的误差值。所以,钣金车体以及修复,成为了汽车行业一个无硬性标准,无自动工具,无法直观传授的纯手工工种。“经过特大事故的车辆,进行矫正,精度误差不能超过三毫米。”文国隆说。

  练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拿焊接来说,每一个焊接点要大小一致、笔直,焊点成鱼鳞纹,焊接强度要完全溶透至板材背面,否则会影响焊接点、车身强度,下一次碰撞极可能再次断裂。同时,焊接点也不能太宽,热量过大也会导致板材变形。强度下降。“鱼鳞纹焊接点打磨之后,要从背面基本看不出焊接痕迹。”文国隆说。

  不管冬夏,文国隆早上7点就起床,洗漱锻炼完就泡在实训车间,尤其是酷暑,焊接又是高温作业,衬衣每天要打湿无数次。汽车钣金全靠手工修复,长期敲敲打打,手臂酸痛,认识到自己臂力不足,文国隆每天晚上睡前做200个俯卧撑,“单手也能做。”

  苦练会有回报bd半岛官网。2019年,文国隆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获得了第二名,同时获得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019年,在成都市第五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车身修理项目、成都市第二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车身修复项目获银奖;2020年在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汽车钣金项目中获第二名;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授予“成都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20年,在学校的推荐下,文国隆进入某知名汽车品牌企业实习,3个月后转正,工作8个月后升任“大工”,担任钣金副组长。

  今年5月5日,23岁的文国隆荣获2023年“成都工匠”称号。“(获得‘成都工匠’称号)是我自己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学习的努力的认可。”文国隆说,自己也规划好了职业目标,从普通工人到技术经理,到培训师,再到能写维修手册的开发工程师bd半岛官网

  “虽然汽修行业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但我觉得挣的是最干净的钱。”文国隆说,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人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他希望可以贡献点自己微薄的力量。

  据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市认真做好全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等工作,不断夯实技能人才培育基础。截至目前,成都市技工院校从27所发展到43所,在校学生从5.3万增加到9.1万人,院校数和学生数分别达到全省数的41.4%、59.5%,为成都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

  同时,人社部门大力支持企业、院校建设320个高技能人才基地、竞赛集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给予建设补贴资金1.93亿元,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

  在技能人才和职业能力建设政策设计、机制创新和工作推进等方面,成都人社系统创新开展企业职工项目制培训,将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选择、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等由政府主导变成企业主导,由企业自主设计,定制化开展,让技能培训的主导权回归企业、回归市场,工作经验目前正在全省推广试点。“项目制培训”也作为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写入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