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10-19 14:05:35 浏览: 次
拉满“进度条” 武汉加速跑从2条生产线万吨,从金发集团“东南西北中”布局最晚的中部基地发展为增速最快的“后起之秀”……9年来,落子武汉经开区的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金发”)成长为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华中地区新材料细分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10月6日,武汉金发总经理余启生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该公司营收增速连续三年稳步保持10%以上。仅今年上半年实现销量9.3万吨改性塑料新材料产品,同比增长36%,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行业迎来新的增长点。
改性塑料是新材料新产品,其与普通塑料相比,具有增韧、阻燃、耐划痕等特点,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已大量取代了传统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然而其技术壁垒强、资金投入大,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武汉金发迎难而上,持续攻坚,不断赢得市场青睐。
6日上午,走进武汉金发2.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只见包装工序生产区域,工作人员手指轻触机器按钮,14台自动包装机械手挥舞手臂,打包、封口、传送、摆放“一气呵成”。
“目前,我们平均每天生产600吨不同类型的改性塑料和新材料产品,部分订单排至年底。”武汉金发生产部部长程小平介绍,国庆长假期间,一批员工为赶进度、保订单,主动放弃假日休息,加班加点抢生产。
“以前分装打包都靠手工,一天下来,手臂酸痛不已。现在劳动力强的工序全由机器完成,员工工作强度减少,生产效率和收入待遇同步提高。”现场,一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原来打包分装岗平均每名员工每日的劳动量需分装15吨塑料颗粒等产品,一台生产设备需3名员工配合生产,现在一名员工可同时操控两台生产设备。
来到螺杆打磨清洗区域,一台全自动清洗设备正“滋滋”作响,对生产换型的螺杆进行打磨和清洗。“只要50分钟,就可以做一个‘深度美容’,而一个月前,采用传统的清洗方式至少需要耗费4小时。”程小平介绍,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且全程没有废气和废渣产生,环保节能。
迄今,在位于武汉金发的第一间主攻汽车领域产品的生产车间,18条生产线条实现自动化,自动化率超七成,保障了市场的充足供应。
金发集团深耕新材料领域30载,是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在中国市场,武汉金发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
余启生表示,除集团总部积累的技术和市场优势,2014年成立的武汉金发,得益于抢抓华中地区车用材料、家用电器、新能源材料等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新工艺,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生产规模节节攀升。
时下,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需求旺盛形势下,改性塑料等新材料迎来快速发展期,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家电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
四个月前,武汉金发华中基地新材料研发中心揭牌,该研发中心将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的新材料应用,开展基础研究,开发新材料新产品。
“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建研发中心。”余启生表示,早年,公司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和现代养殖业等经济热点行业提前布局,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领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跳出舒适圈,持续开拓新市场。成立初期,武汉金发主要客户是汽车、家电行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进行结构调整。“2020年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TIYU,传统汽车行业客户占比下降至40%左右,目前这一比例还在下降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TIYU,客户结构更加丰富多元。”余启生说。
“不仅有集团总部的技术后盾支持,武汉基地也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能力,‘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半岛·综合体育。”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赖经理是产品线研发人员。
在赖经理所在的研发部门,58名研发人员人均手握1.6项授权发明专利,累计拥有发明专利93项,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随着研发中心的揭牌,武汉金发抢抓今年秋招黄金期,已先后走进武大、华科大、武汉理工等高校招才引智。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张晗璐通讯员程桂花)10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电热”),只见工厂的钣金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台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只有1人在旁看护机器。
原来,通过智能化改造,这条生产线秒下线一个零部件,较原来效率提升了37%。依托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今年采暖炉工厂的海外订单量高达3万多台,同比增长130%。
据悉,目前市面上的采暖炉产品,除了有烧热水的功能,还可以用于地暖的供热,相比于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更加节能环保。
国庆节前,10余人的俄罗斯销售代表团来到武汉海尔采暖炉工厂探访,对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大为惊叹,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据悉,海尔采暖炉产品每年都大量出口海外,其中80%出口俄罗斯市场。
据了解,该工厂的采暖炉核心零部件燃烧模块产线智能化程度要求极高。“为了让火焰充分燃烧且高度一致,燃烧模块的形状必须做成不规则多边形。”海尔电热采暖炉产品技术负责人吴灵明介绍,燃烧模块生产线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从之前的采购到现在的自己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工艺要求。
2004年,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一直以来专注于家用及商用电热水器和采暖炉的生产及研发,该公司采暖炉工厂是海尔集团在国内唯一一家采暖炉生产基地,公司参与了采暖炉行业的标准制定。2021年,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眼下,该公司已经进入了生产旺季,工厂内的总装、预装、铜管、换热器模块及钣金冲压共计6条生产线,已经“摩拳擦掌”开始高负荷运转,参加生产的工人也增加了2倍。
“按照这样的势头,今年营收额将冲破4亿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9个月已完成去年整年产量11万台,预计今年海尔采暖炉工厂年产量将比去年增长50%。
海尔电热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提升采暖炉工厂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产线智能化程度,争取明年采暖炉的出海订单能够翻番,进一步为武汉经开区打造“产业创新大走廊”贡献力量。
长江日报讯(记者陶常宁通讯员曾斯袁永华)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武汉地铁19号线千余建设者奋战一线,向年底建成加速冲刺。
6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地铁19号线武汉站西广场站,只见车站B出入口地面,施工人员正在种植灌木,铺装园林道路石材。出入口显示的“灵泉青”线路色,表明武汉地铁又将增添一种新色。
记者跟随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一级项目经理江帆进入车站,他边走边介绍:“武汉站西广场站是19号线的起点站,位于武汉火车站西广场区域,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设3个出入口,设计为一座艺术特色站。”
记者看到,车站整体空间提取了荆楚文化建筑造型元素,采用斗拱排列拼合形式,突出楚文化建筑精髓。来到站台,只见楼梯三角房有一幅水墨丹青是美术工作者手绘而成。在站厅,施工人员正在安装艺术墙的龙骨。
江帆介绍,19号线座车站主体结构均已完工,已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目前线路正在进行空载试运行,预计年底建成。车站及相应区间的设备安装、装修已基本完工,全线各站点铺装、园林景观、道路恢复等地面配套工作有序开展。
走出19号线武汉站西广场站,记者闻到阵阵桂花香,江帆指着不远处的武汉火车站西广场进站匝道说,去年也是在桂花飘香的季节,当时为了车站施工,临时拆除进站匝道桥,建了一座临时钢栈桥供车辆通行。如今车站完工,正在恢复建设进站匝道桥,计划年底前开放,方便高铁旅客进站。
“每逢‘通车年’,我们基本放弃休假,一心投入建设,为通车做准备。”在武汉地铁工作12年的江帆说,越是节假日越不能掉以轻心,他们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地铁19号线是首条从武汉新城光谷核心直达武汉火车站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时速高,运行时间短,建成后将极大便利武汉新城光谷片区居民前往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19号线建成后,除了直接服务武汉新城花山新城、东湖高新光谷中心城等片区外,还可以更好地服务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武东片区、鼓架山地区,强化与武汉火车站、天河枢纽、武黄城际铁路等对外交通枢纽衔接。
长江日报讯(记者涂为通讯员李玉华)留住烟火气,焕发新活力。9月28日,武汉“三阳设计之都”首个城市更新项目胜利大院壹号正式竣工。
当天,改造后的胜利大院壹号迎来了首场艺术展,一楼的展出主题为“里来巷往”,分享了武汉汉口片区多个特色鲜明的里分建筑的人文历史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改造后的整栋楼分出不同区域,设计成创意工作间。一家社区咖啡馆主理人王女士表示,整体感受很棒,现场有很多记忆点。年代感的木制楼梯、碎片化的艺术作品、阳台上的花盆等,一切融合在一起有种独特的碰撞之美。“我已经迫不及待邀请闺蜜一同来打卡了!”
“这里每一块红砖以及完整的屋顶红瓦片,我们都精心保留下来,坚持修旧如旧,在内部装饰上融合潮流元素以及艺术作品,形成兼具老房子原有特色与涂鸦艺术的新空间,与文创产业相当契合。”武汉设计联盟学会副会长郝健沛告诉记者。
为了还原建筑的“原汁原味”,在更新改造时,建筑师进行了严谨的修复和改造替换,并尽量保留其材料的原真性。网友“火火的室内设计师”告诉记者,自己被这种“新与旧的反差感”打动,其空间生态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窗外就是大树,耳边有鸟鸣,这种办公的体验肯定要优于写字楼”。
武汉市规划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三阳设计之都的更新工作充分尊重了里分特点,尝试保留和活化历史建筑,从而不断唤醒文化记忆,以重现历史风貌,重塑空间功能半岛·综合体育,重赋人文价值,实现城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本次胜利大院壹号的更新改造是由市规划协会搭建公共平台引入汉港设计联盟中心,共同出资改造完成,这也标志着“三阳设计之都”已正式进入企业入驻、功能优化、公共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升级的新阶段。
从2条生产线万吨,从金发集团“东南西北中”布局最晚的中部基地发展为增速最快的“后起之秀”……9年来,落子武汉经开区的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金发”)成长为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华中地区新材料细分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10月6日,武汉金发总经理余启生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该公司营收增速连续三年稳步保持10%以上。仅今年上半年实现销量9.3万吨改性塑料新材料产品,同比增长36%,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行业迎来新的增长点。
改性塑料是新材料新产品,其与普通塑料相比,具有增韧、阻燃、耐划痕等特点,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已大量取代了传统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然而其技术壁垒强、资金投入大,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武汉金发迎难而上,持续攻坚,不断赢得市场青睐。
6日上午,走进武汉金发2.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只见包装工序生产区域,工作人员手指轻触机器按钮,14台自动包装机械手挥舞手臂,打包、封口、传送、摆放“一气呵成”。
“目前,我们平均每天生产600吨不同类型的改性塑料和新材料产品,部分订单排至年底。”武汉金发生产部部长程小平介绍,国庆长假期间,一批员工为赶进度、保订单,主动放弃假日休息,加班加点抢生产。
“以前分装打包都靠手工,一天下来,手臂酸痛不已。现在劳动力强的工序全由机器完成,员工工作强度减少,生产效率和收入待遇同步提高。”现场,一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原来打包分装岗平均每名员工每日的劳动量需分装15吨塑料颗粒等产品,一台生产设备需3名员工配合生产,现在一名员工可同时操控两台生产设备。
来到螺杆打磨清洗区域,一台全自动清洗设备正“滋滋”作响,对生产换型的螺杆进行打磨和清洗。“只要50分钟,就可以做一个‘深度美容’,而一个月前,采用传统的清洗方式至少需要耗费4小时。”程小平介绍,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且全程没有废气和废渣产生,环保节能。
迄今,在位于武汉金发的第一间主攻汽车领域产品的生产车间,18条生产线条实现自动化,自动化率超七成,保障了市场的充足供应。
金发集团深耕新材料领域30载,是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在中国市场,武汉金发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
余启生表示,除集团总部积累的技术和市场优势,2014年成立的武汉金发,得益于抢抓华中地区车用材料、家用电器、新能源材料等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新工艺,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生产规模节节攀升。
时下,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需求旺盛形势下,改性塑料等新材料迎来快速发展期,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家电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
四个月前,武汉金发华中基地新材料研发中心揭牌,该研发中心将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的新材料应用,开展基础研究,开发新材料新产品。
“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建研发中心。”余启生表示,早年,公司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和现代养殖业等经济热点行业提前布局,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领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跳出舒适圈,持续开拓新市场。成立初期,武汉金发主要客户是汽车、家电行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进行结构调整。“2020年,传统汽车行业客户占比下降至40%左右,目前这一比例还在下降,客户结构更加丰富多元。”余启生说。
“不仅有集团总部的技术后盾支持,武汉基地也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能力,‘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赖经理是产品线研发人员。
在赖经理所在的研发部门,58名研发人员人均手握1.6项授权发明专利,累计拥有发明专利93项,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随着研发中心的揭牌,武汉金发抢抓今年秋招黄金期,已先后走进武大、华科大、武汉理工等高校招才引智。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张晗璐通讯员程桂花)10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电热”),只见工厂的钣金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台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只有1人在旁看护机器。
原来,通过智能化改造,这条生产线秒下线一个零部件,较原来效率提升了37%。依托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今年采暖炉工厂的海外订单量高达3万多台,同比增长130%。
据悉,目前市面上的采暖炉产品,除了有烧热水的功能,还可以用于地暖的供热,相比于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更加节能环保。
国庆节前,10余人的俄罗斯销售代表团来到武汉海尔采暖炉工厂探访,对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大为惊叹,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据悉,海尔采暖炉产品每年都大量出口海外,其中80%出口俄罗斯市场。
据了解,该工厂的采暖炉核心零部件燃烧模块产线智能化程度要求极高。“为了让火焰充分燃烧且高度一致,燃烧模块的形状必须做成不规则多边形。”海尔电热采暖炉产品技术负责人吴灵明介绍,燃烧模块生产线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从之前的采购到现在的自己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工艺要求。
2004年,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一直以来专注于家用及商用电热水器和采暖炉的生产及研发,该公司采暖炉工厂是海尔集团在国内唯一一家采暖炉生产基地,公司参与了采暖炉行业的标准制定。2021年,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眼下,该公司已经进入了生产旺季,工厂内的总装、预装、铜管、换热器模块及钣金冲压共计6条生产线,已经“摩拳擦掌”开始高负荷运转,参加生产的工人也增加了2倍。
“按照这样的势头,今年营收额将冲破4亿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9个月已完成去年整年产量11万台,预计今年海尔采暖炉工厂年产量将比去年增长50%。
海尔电热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提升采暖炉工厂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产线智能化程度,争取明年采暖炉的出海订单能够翻番,进一步为武汉经开区打造“产业创新大走廊”贡献力量。
长江日报讯(记者陶常宁通讯员曾斯袁永华)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武汉地铁19号线千余建设者奋战一线,向年底建成加速冲刺。
6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地铁19号线武汉站西广场站,只见车站B出入口地面,施工人员正在种植灌木,铺装园林道路石材。出入口显示的“灵泉青”线路色,表明武汉地铁又将增添一种新色。
记者跟随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一级项目经理江帆进入车站,他边走边介绍:“武汉站西广场站是19号线的起点站,位于武汉火车站西广场区域,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设3个出入口,设计为一座艺术特色站。”
记者看到,车站整体空间提取了荆楚文化建筑造型元素,采用斗拱排列拼合形式,突出楚文化建筑精髓。来到站台,只见楼梯三角房有一幅水墨丹青是美术工作者手绘而成。在站厅,施工人员正在安装艺术墙的龙骨。
江帆介绍,19号线座车站主体结构均已完工,已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目前线路正在进行空载试运行,预计年底建成。车站及相应区间的设备安装、装修已基本完工,全线各站点铺装、园林景观、道路恢复等地面配套工作有序开展。
走出19号线武汉站西广场站,记者闻到阵阵桂花香,江帆指着不远处的武汉火车站西广场进站匝道说,去年也是在桂花飘香的季节,当时为了车站施工,临时拆除进站匝道桥,建了一座临时钢栈桥供车辆通行。如今车站完工,正在恢复建设进站匝道桥,计划年底前开放,方便高铁旅客进站。
“每逢‘通车年’,我们基本放弃休假,一心投入建设,为通车做准备。”在武汉地铁工作12年的江帆说,越是节假日越不能掉以轻心,他们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地铁19号线是首条从武汉新城光谷核心直达武汉火车站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时速高,运行时间短,建成后将极大便利武汉新城光谷片区居民前往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19号线建成后,除了直接服务武汉新城花山新城、东湖高新光谷中心城等片区外,还可以更好地服务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武东片区、鼓架山地区,强化与武汉火车站、天河枢纽、武黄城际铁路等对外交通枢纽衔接。
长江日报讯(记者涂为通讯员李玉华)留住烟火气,焕发新活力。9月28日,武汉“三阳设计之都”首个城市更新项目胜利大院壹号正式竣工。
当天,改造后的胜利大院壹号迎来了首场艺术展,一楼的展出主题为“里来巷往”,分享了武汉汉口片区多个特色鲜明的里分建筑的人文历史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改造后的整栋楼分出不同区域,设计成创意工作间。一家社区咖啡馆主理人王女士表示,整体感受很棒,现场有很多记忆点。年代感的木制楼梯、碎片化的艺术作品、阳台上的花盆等,一切融合在一起有种独特的碰撞之美。“我已经迫不及待邀请闺蜜一同来打卡了!”
“这里每一块红砖以及完整的屋顶红瓦片,我们都精心保留下来,坚持修旧如旧,在内部装饰上融合潮流元素以及艺术作品,形成兼具老房子原有特色与涂鸦艺术的新空间,与文创产业相当契合。”武汉设计联盟学会副会长郝健沛告诉记者。
为了还原建筑的“原汁原味”,在更新改造时,建筑师进行了严谨的修复和改造替换,并尽量保留其材料的原真性。网友“火火的室内设计师”告诉记者,自己被这种“新与旧的反差感”打动,其空间生态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窗外就是大树,耳边有鸟鸣,这种办公的体验肯定要优于写字楼”。
武汉市规划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三阳设计之都的更新工作充分尊重了里分特点,尝试保留和活化历史建筑,从而不断唤醒文化记忆,以重现历史风貌,重塑空间功能,重赋人文价值,实现城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本次胜利大院壹号的更新改造是由市规划协会搭建公共平台引入汉港设计联盟中心,共同出资改造完成,这也标志着“三阳设计之都”已正式进入企业入驻、功能优化、公共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升级的新阶段。